曹福亮院士:保护青海野生枸杞的自然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

新华财经2022-12-31

【新华企业资讯12月31日】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西宁举行。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林业大学原校长曹福亮对青海省千亩千年野生枸杞林进行了发布与解读。他认为,保护青海野生枸杞的自然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

据曹福亮介绍,昆仑山脉柴达木盆地五龙沟具有海拔高、温差大、高寒干旱、水源缺乏等独特自然条件。生长在这里的青海野生枸杞,以其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特性和顽强的生命力,维持了柴达木地区的生态环境,也提供了优质的食用果实。枸杞树生长期一般在50年左右,五龙沟内现存树龄60年至100年以上的枸杞树多达百株,最老的有200多年,按照生态学、生物学和自然演替规律来说,可以追溯至几千年的原生历史,可谓 "千年枸杞林,百年枸杞树".

曹福亮认为,青海野生枸杞具备生态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起到了粮库、钱库、水库、碳库、药库的作用。保护青海野生枸杞的自然资源和遗传多样性意义重大。

曹福亮表示,为保护这片野生枸杞林,青海省林草部门将其纳入了公益林管护范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成立了野生枸杞自然保护区。在此基础上,对这片野生枸杞林进行认定和发布,建立省级野生枸杞保护区,既能更好保护这具有千年历史的大面积自然生物标本,也能科学挖掘其重要的生态科研价值和生物学、生态学价值,对于青海枸杞的品质提升和品牌推广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有助于推进青海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将有效提升青海产业"四地"的内涵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质量。

会上,青海省林草局副局长邓尔平与曹福亮院士团队通过视频连线方式签订了《青海古枸杞林保护与种质创新基地暨中国经济林产业国际创新高地共建合作协议》。

海马中博:构建“学术-升学-职业”三维闭环

作为海马中际集团旗下核心学术服务品牌,海马中博依托集团在教育行业的深厚资源与全球影响

鹭江弄潮——厦门锻造新质生产力观察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鹭江弄潮——厦门锻造

“寻味仙游・品鉴仙作”在京启幕 千年古县绘

初冬时节,“仙山”飘香,“仙水”荡漾,千年古县仙游以非遗为笔、山海为墨,绘就“寻味仙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正式出版 引

10月31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在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

采风问俗觅 “遗” 踪!国内外主流媒体深入

9月25日至28日,“采风问俗 ‘遗’脉相承——国内外

以金融之光,照亮“一老一乡”幸福路

为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在重阳节期间,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各级机构

重阳敬老·金融护航

金秋送爽,岁岁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

福建南平:科技引领“五个一”产业,绘就“

福建南平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福建南平:“好山好水好文化”加速走向世界

福建南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