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发布

新华财经2022-12-29

新华丝路西宁12月29日电(王金金、张璐曦)12月28日,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会上,由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组织业内专家、科研机构,通过资料收集整理、实地调研等多种形式,严格遵照科学标准编制的《中国青海"柴达木枸杞"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面向全球正式发布。

据了解,《白皮书》共三十四节,3万余字,除前言外,由历史缘起、独特优势、生产发展、产业体系、发展环境、产业价值、国内产业概览、发展展望等内容组成,系统介绍了青海"柴达木"枸杞悠久的种植历史、生物特性、营养价值、栽培模式、产业发展等内容,全面展示了青海"柴达木"枸杞的特殊品质,有机化生产优势、良好的市场前景。

GqhfshC007002_20221229_CBMSN0A001.jpg

图为青海枸杞"柴达木"品牌发布会现场。(新华社记者 陈杰 摄)

《白皮书》通过分析"柴达木"枸杞的种植条件、生产方式等优势,以科学检测数据为指引,确定"柴达木"枸杞产品标准:大——果粒大,达到每50克少于280粒的国际特优级标准;净——青藏高原"超净区"生长,有机产品已成为"柴达木"枸杞主打产品;高——高海拔地区成长,黄酮、多糖等多项成分指标都达到了国标特优级别。

青海省林业和草原局局长李晓南在会上介绍,"柴达木"枸杞具有独特品质,主要表现为生长环境优越,主产区集聚于平均海拔2800米到3000米的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在青藏高原无污染、原生态的超净区、生态区,平均日照时间超过10小时;绿色有机,通过欧盟、农业农村部有机认证面积超20万亩,是目前国内最大的有机枸杞生产基地;果实超大,在全国同类产品中名列前茅,达到每50克少于280粒的国际特优级标准;营养丰富,富含氨基酸、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黄酮、多糖等多项成分指标都达到国标特优级别,是药食同源高原特色林产品。

近年来,青海省委省政府大力发展枸杞产业。《白皮书》回顾了青海省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推进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开展品牌建设、健全监管体系等多个方面工作,从而促进"柴达木"枸杞产业发展。

李晓南表示,"柴达木"枸杞具有雄厚产业基础,青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枸杞产业,制定实施了《关于加快有机枸杞发展的实施意见》《青海省推进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青海省"十四五"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从加强顶层设计、完善政策支持、推进基地建设、培育经营主体、提升管理水平、强化科技支撑、实施品牌战略、健全监管体系等方面,持续推动"柴达木"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全省已建立标准化枸杞生产基地70万亩,年产干果10万吨,是国际国内最大的枸杞种植地区和有机枸杞生产基地。

据了解,目前青海省枸杞种植面积近70万亩,其中有机枸杞基地面积20万亩,年综合产值达到50亿元左右,带动20万群众致富增收,未来,"柴达木"枸杞将具有更广阔的市场前景。

"当前,适逢消费升级的大时代,国际国内健康产业蓬勃发展,有机化、高品质、富营养的‘柴达木’枸杞正迎来战略发展期、黄金成长期,我们将抢抓时代机遇、发挥高原优势、顺应市场趋势,全面推广‘柴达木’枸杞品牌,不断做大做强做优产业,将大美青海打造为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发展典范。"李晓南说。

海马中博:构建“学术-升学-职业”三维闭环

作为海马中际集团旗下核心学术服务品牌,海马中博依托集团在教育行业的深厚资源与全球影响

鹭江弄潮——厦门锻造新质生产力观察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鹭江弄潮——厦门锻造

“寻味仙游・品鉴仙作”在京启幕 千年古县绘

初冬时节,“仙山”飘香,“仙水”荡漾,千年古县仙游以非遗为笔、山海为墨,绘就“寻味仙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正式出版 引

10月31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在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

采风问俗觅 “遗” 踪!国内外主流媒体深入

9月25日至28日,“采风问俗 ‘遗’脉相承——国内外

以金融之光,照亮“一老一乡”幸福路

为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在重阳节期间,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各级机构

重阳敬老·金融护航

金秋送爽,岁岁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

福建南平:科技引领“五个一”产业,绘就“

福建南平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福建南平:“好山好水好文化”加速走向世界

福建南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