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池桑蚕茧 世界新丝路——第二届中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河池丝绸产业投资峰会召开

新华财经2022-11-24

【新华企业资讯11月24日】以“河池桑蚕茧  世界新丝路”为主题的第二届中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河池丝绸产业投资峰会,11月20日至26日在广西河池市宜州区召开。大会邀请各级领导、嘉宾、国内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各企业代表等,共话茧丝绸产业发展路径,共谋茧丝绸产业发展未来,共享茧丝绸产业发展成果。

大会包含全国纺织行业“河池杯”缫丝工职业技能竞赛总决赛活动、第二届中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河池桑蚕茧丝绸产业投资峰会和时尚品牌服装秀与直播活动等环节,为行业专家和企业创造充分的交流沟通平台,深入分析茧丝绸行业发展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交流推动行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共同推进茧丝绸行业高质量发展,实现丝绸强国目标。

值得关注的是,“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首期成果将在第二届中国丝绸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对外发布。作为国内第一只蚕桑产业发展指数,“新华·河池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数”通过蚕桑产业与数字的有机融合,量化评价河池蚕桑产业发展成果,为优化资源配置来提供抓手,为主管部门和投资者决策提供参考,引领蚕桑产业创新发展风向标。指数的发布,还将有利于塑造河池蚕桑品牌形象,增强品牌影响力,讲好“中国丝绸新都”发展的故事,输出蚕桑产业发展的河池案例,助力蚕桑产业链向全球延伸。

宜州区种桑养蚕已有470多年历史,2022年,该区桑园面积39.2万亩,鲜茧产量9.3万吨,养蚕收入46亿元,桑园面积、蚕茧产量及桑蚕生产规模连续18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小蚕共育、方格簇营茧、鲜茧缫丝等先进技术推广和使用率居全国领先。规模以上茧丝绸加工企业15家,白厂丝产量4000吨,坯绸产量400万米,白厂丝产量、茧丝绸加工能力保持广西县域第一。该区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及桑蚕资源综合利用总产值达45亿元,40%生丝产品达到5A级以上,90%达到4A级以上,茧丝加工和桑蚕资源综合利用能力继续保持广西县域第一。

据广西国色天丝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介绍,作为宜州区今年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广西国色天丝产业园总投资18.5亿元,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生丝3000吨,年产成品绸3000万米,日产炼白绸与印花绸各10万米,年预期总产值25亿元。

2018年中国蚕学会授予宜州“中国蚕桑之乡”称号。“宜州桑蚕茧”荣获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列为广西首批桑蚕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1年5月21日,“中国蚕学会宜州蚕桑产业研究院”在河池市蚕种场挂牌成立。今年4月2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支持宜州区成为“中国丝绸论坛”永久举办地。

本次大会由中国丝绸协会、中共河池市委员会、河池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河池市宜州区委员会、河池市宜州区人民政府承办。

海马中博:构建“学术-升学-职业”三维闭环

作为海马中际集团旗下核心学术服务品牌,海马中博依托集团在教育行业的深厚资源与全球影响

鹭江弄潮——厦门锻造新质生产力观察

新华社北京11月8日电 《中国证券报》8日刊发文章《鹭江弄潮——厦门锻造

“寻味仙游・品鉴仙作”在京启幕 千年古县绘

初冬时节,“仙山”飘香,“仙水”荡漾,千年古县仙游以非遗为笔、山海为墨,绘就“寻味仙

AI驱动增长新范式,生态共赢成品牌进化方向

近日,由新华社品牌工作办公室、新华出版社、凯度集团、HBR中国与牛津大学赛德商学院联合主

《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正式出版 引

10月31日,由新华出版社出版的《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5)》在2025(第四届)生态品牌认证

采风问俗觅 “遗” 踪!国内外主流媒体深入

9月25日至28日,“采风问俗 ‘遗’脉相承——国内外

以金融之光,照亮“一老一乡”幸福路

为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力,在重阳节期间,中国人寿财险青岛市分公司各级机构

重阳敬老·金融护航

金秋送爽,岁岁重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传统美德,提升老年群体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能

福建南平:科技引领“五个一”产业,绘就“

福建南平拥有得天独厚的“绿水青山”,如何将这份宝贵的生态资本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价值,

福建南平:“好山好水好文化”加速走向世界

福建南平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打造新时代山区深化改革的先锋,在对外贸易、文化交流、